幾個月的時間,近千家各類團購網在中國以每天3家的速度高速增長。這些美國Groupon的忠實擁躉們在不斷將消費者和各類消費產品“嫁接”在一起并獲得“中介費”收益的同時,其交易風險硬生生地留給了第三方支付。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似乎已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宿命。中國式網絡團購能擺脫這樣的宿命嗎?
團購網支付亂象
不久前,團購網站1288在其網站上掛出一件特殊的商品,并使用大字號寫明“出售1288團購網,價格10萬”。同時,該網站還代賣另一團購同行——7888團購網。這是在國內近千家團購網站紛紛涌出的熱潮中,首例在自己網站上明碼標價自賣的團購網站。
從今年3月份開始,美團網、滿座網、愛赴團、拉手網、窩窩網、24券和酷團網等團購網站一夜之間如雨后春筍般冒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僅國內的團購網站已經近千家。
通過團購網,原本互不相識的網友們可以把購物款湊到一起,以類似于批發商的身份與商家談判,成交價格自然要明顯低于市場零售價。硬幣的另一面是,團購網站在提供網絡監督、確保參與廠商的資質、監督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支付結算等多處“后臺操作”的范圍內的灰色地帶的問題正在大面積爆發。
無錫網友壽壽在1288團購網看到,網上報價一雙在淘寶網上售價531元的韓國情侶布鞋僅售65元,“當時網站客服稱7到10天到貨,可卻一直沒有收到。”等他再打開1288團購網站,網站首頁稱網站被攻擊,錢已退還到其在該網站的賬號,不過無法提現。
在有150多名會員的“1288維權群”里,大部分網友的遭遇跟壽壽如出一轍。張先生在一個禮拜前訂購了兩雙阿迪達斯情侶鞋和一雙耐克帆布鞋,總共209元,可“1288團購網”遲遲不發貨,根據網站要求申請退款時,張先生按照網站指定方式將訂單號、金額、支付寶賬戶發送到指定E-mail賬戶。可網站客服一開始說自己的支付寶賬號被凍結了,后來又說會把錢打到網站的銀行卡賬號上再轉給大家。“反正花樣很多,就是一直拖著。”
既定事實是,團購網站與消費者之間出現的紛爭,不但阻礙了行業的發展,最終將禍水成功地引向了第三方支付平臺。
在一個熱門的聚合團購信息的網站上,記者看到各類團購網站幾乎都實現了在線支付的功能,消費者很容易就能通過支付寶、財付通等常用的第三方支付工具付款給團購網站,而且款項是直接到達對方賬戶的。
“這跟在淘寶網、拍拍網上買東西,貨款暫時存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等買家收到貨并發出滿意的評價后貨款才會轉到賣家賬戶上的情況有所不同。正是直接到賬的付款方式給了不良團購網站欺騙消費者的機會。”財付通一位工作人員說,“消費者如果不能順利地從團購網站拿到退款,自然會找到我們,畢竟是通過我們這個渠道付款的。”
目前,多數第三方支付對外合作有直接到賬和中介交易擔保兩種方式,而選擇哪種方式則是合作網站自己決定的。中介擔保交易的方式當然更能保障買賣雙方的利益,但需要買賣雙方多次操作;對賣家而言,資金的周轉速度也要受影響,所以目前團購網站都采用直接到賬的付款方式。
禍起門檻過低
存在問題的,遠不止是1288團購網一家,而暴露出的問題更是花樣百出。
張恒在團寶網上用3元團購了價值40元的“旺旺烤宴特色美食”。“去前打過網站留的燒烤店電話預約,可去了店里,無論服務員還是店長全都表示沒聽說過。”
對于團購網亂象,艾瑞咨詢的分析師蘇會燕對記者表示:“第一就是商品信息的真實性和透明度,存在一些交易的漏洞,比如先斂財,然后就跑了。第二是網站和商家合作上的一些脫節,比如網站上面寫的具體服務到了商家那里又不兌現。第三就是信息作弊問題,比如虛報一些團購參與人數之類的。”
究其原因,業內普遍認為主要是因為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