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
“先生,你好!你們公司的網絡域名(空間、郵局等)已經到期了,為了不影響繼續使用,請您盡快上交網絡服務年費。”
“你是什么公司?”
“我是廈門xxx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貴公司的域名已經到期了,請你盡快安排續費。”這些話說得很熟練,沒有任何的猶豫。
對方乘機說:“我們公司是按10年來計算的,每10年5000元。”
“為什么比一般網絡公司貴呢?”
對方信心十足地回答:“我們是高品質服務。”
“那你把相關資料傳真過來吧。”
對方馬上回答:“好的,我馬上給您傳真。”
電話鈴聲響了不久,傳真就過來了,是一張所謂的“正式”域名續費通知單,上面還打著國際互聯網絡信息認證中心負責中文域名注冊管理和運行維護的旗號,廈門xxx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認證注冊服務機構、續費服務機構。
類似騙局頻繁出現,某A所在的網絡公司里還有一大幫人負責幕后操作。
這家所謂的廈門xxx網絡公司,主要贏利方式是域名續費,負責人吳某僅26歲,招了10多名青少年,讓他們每人每天負責給全國各大城市的企業打100個電話。這樣三個月下來,就有70多家企業上當受騙,收取了中文域名續費17萬余元。有一家公司向騙子設立的賬戶續了20年1萬元費用。日前,吳某和他手下的16名職員均被思明區檢察院批準逮捕。
他們這些“商務代表”首先要做的就是通過上網或者其他手段采集各家企業的詳細信息,包括其公司的地點、運營等基本情況,以及部門的電話號碼或者電子郵箱等聯系方式,最重要的就是查詢這些企業的域名注冊和使用情況。
在掌握了對方情況以后,“商務代表”們就開始頻繁打電話給這些企業。這些企業一般只有英文域名,騙子就借口說當初服務商幫他們“綁定”了一個中文域名,如今免費期限快到了就需續交中文網絡域名年費,否則網址就會被刪除或搶注。隨后,他們還將蓋有公章的“正式”續費通知單通過郵件或傳真方式發送給企業。
眾所周知,如果網絡域名到期了公司網站就無法訪問,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客源,這些公司的老板自然都會顯得十分著急。尤其是對于很多依靠網絡進行營銷的企業來說,域名無法使用無疑會使得企業的銷售業績受到影響。
權衡利弊下,許多企業就這樣上鉤了,最終還是決定續費,直接匯款到了廈門網絡公司。
【懺悔者說】
看到營業執照以為問題不大
起初,我以為續費只是網絡域名營銷的一種手段,這也是一份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比起以前在工廠里的重復勞動好多了。可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經構成了詐騙,觸犯了法律。
當初我通過頻繁給企業打電話誘惑對方上鉤的方式,在兩個月內就拿到了七單生意,共完成3萬余元的交易額,其中提成1300多元。這對于一個即將畢業的中專生來說,我感到很知足,特別是從一開始老板就給我們承諾底薪700元時,我就毫不猶豫去那里實習了。
其實,我后來也知道,很多企業的域名根本就沒有到期,也就不需要續費。我知道我們這家公司根本沒有為域名進行續費的權限,也甚至不知道網絡域名在技術方面是如何操作的,但老板自己卻說,“一切問題都由我搞定。”久而久之,我就沒有在意太多。
我們撥打電話的主要對象是全國各大城市的企業,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公司,很少給廈門本地企業打電話。這主要是廈門企業的網絡服務都做得不錯,而打給外地的公司,麻煩會比較少。
走到今天我很后悔,我多么希望能有機會,給自己減輕刑罰,那樣我一定會好好珍惜,吸取教訓,回報所有關心和愛護我的人。
【檢察官提醒】
畢業生找工作要明辨是非
在現代網絡已經十分普及的情況下,各種網絡犯罪現象層出不窮。比如一些不法分子以客戶的商標名稱被人搶注等名義實行恐嚇式銷售,或者冒